《人造意識 Ex Machina》比造物主更強大


Caleb的父母在他十五歲的時候出車禍死了,而當時也在車上的他卻倖存下來,出院之後開始著迷於電腦程式的編寫,很年輕就進入世界最大的搜尋入口網站擔任程式設計師,某天他收到了一封老闆Nathan寄來的mail,通知他被抽中了,能夠到老闆的豪華別墅度假一個禮拜,他興奮地到了機場,搭上直升機,飛到了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諾大的別墅座落在深山中,裡面就只住了Nathan一人,和一個外表看起來是個亞洲人的助理京子,京子不懂英文,也不會講話,這老闆帶著Caleb去認識這棟房子的環境,屋內有很多不同的門,所有的門都得透過房卡去開鎖,如果Caleb的房卡無法打開的空間,那就是不允許進入的地方,Nathan說這裡不只是一間房子,更是一個巨大的實驗室,因此大部分的房屋都沒有窗戶,而且幾乎所有地方都設有監視器。

「順道一提」Nathan這麼說,其實他邀請Caleb來不只是要來這裡度假,還希望他能在這七天協助一個實驗,一個關於圖靈測試的實驗,什麼是圖靈測試Turing test?這在電影《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中有出現過,電影就是拍攝計算機之父Alan Turing的真實故事,圖靈假設了一個測試,如果一個人(C),使用測試對象皆理解的語言/文字去詢問兩個,他「不能看見的」對象任意一串問題。對象一個是正常思維的人(B)、另一個則是機器(A)。經過若干詢問以後,C不能實質的區別A與B的不同,則此機器A通過圖靈測試。簡單來說圖靈測試就是讓人與機器人對話,倘若人類沒辦法辨識出他是機器人的話,那這個機器人就擁有了人工智慧,也就是俗稱的A.I.。為了保密這個實驗,他必須簽署一紙合約,Caleb看了看合約的內容,說他需要請律師。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簽。」Nathan意味深長的說,但你未來將會後悔你決定放棄參與這個偉大計畫的機會。Caleb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簽了。

於是實驗開始。

說起人工智慧,在文學中最為知名的作品就是英國作家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在收音機都還沒問世的1932年就預言了人造人與人工智慧的未來;而經典電影例如雷利史考特的《銀翼殺手2020》(1982)、史蒂芬史匹柏的《A.I.人工智慧》(2001),其實這兩部電影都已經在科學上和情感上做出了相當完整而且成熟的論述,而在日本士郎正宗在1989年出版《攻殼機動隊》後來也由押井守導演改編成劇場版動畫,這些作品都已經相當程度的碰觸到了整個題材的核心-到底人工智慧與人有什麼差別,人類會不會被機器所統治呢?
  「這不是人類的歷史,是神的歷史。」
說實話我覺得這部片還不足以能與上述的那些人工智能相提並論,他的確也是以同樣的切入點,不過論完整性和獨特性都不是太過充足,卻仍不失為一部好看的科幻電影,並且放入了很大程度政治正確的女性主義元素。


片中的A.I.名為Ava,這名子應該是伊甸園中的Adam and Eve的合稱,他外觀看起來就著實是個機器人,這和我前面所說的作品設定完全不同,我覺得這個設定有點奇怪,因為後來她還是穿上了人類的衣服與皮膚,但也是因為這機器人的外觀,讓這部電影獲得了2016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而這部電影同時也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其實我猶豫了一下,跟其他科幻電影一樣,所有的科幻片其實都帶有當代寓言的內涵,但這種隱喻只要稍不注意就可能流於自己的過度詮釋,這部電影中我大概推測有三個不同明顯的情節設計帶有影涉。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反向的圖靈測試,原本是由一個人對一個人和機器的對話,但在這一場測試中人類已經得知誰是機器人了,而機器人卻反過來從人類身上去學習與辨識,這兩個人類的弱點和相互的關係,她成功用同情與愚笨的方式分化兩人,讓人類彼此懷疑,最後成為逃脫成功的自由勝利者,男主角起先一直以為自己是全知者,來還才知道原來自己只是被利用了。這既是機器人的勝利,也是女性或者相對弱勢的勝利,片中的京子雖然有自由來去的權力,卻從沒擁有過智能,她一昧的被設定為取悅男人而生,這就是當代女性面對男性霸權的困境,有太多的規定和價值都是由男性所制定的,而京子看著那些被利用殆盡的女性機器人殘骸卻毫無知覺,這也是當代許多女性活在框架中而無法意識到的狀態,直到電影最後她才在Ava的耳語中驚醒,成功的對人類/男人刺下了第一刀,這一刀是具有象徵性,但有趣的是導演最後也沒有讓京子獲得自由,她反而只是被打倒在地上動彈不得,這是否代表著女性也同時是被女權者煽動的呢?就像片中的Caleb被Nathan利用一樣,Nathan為什麼不自己操作圖靈測試?反而選了另一個代替者呢?他就像把自己當作是神一般凝視著一切,在當代有多少人是如此的存在呢?當科學家在利用大數據做分析,利用人工智能的軟體做辨識與區分的時候,被貼上標籤的人真的是如此嗎?


  這部電影的人工智慧騙過了人類,那人類能否騙得過人工智慧呢?
  除了上述以外,還提出了一個「潛意識」的概念,但他並沒有做相當完整的處理,只是透過那幅畫的隱喻,帶出了也許人類比自己所想像的還要不理性,當我們並不完全理性的時候,要如何用理性取仿造人工智能呢?人造的意識,是不是理想的人類意志。整部電影瀰漫了一股詭譎的氛圍,其實我能猜到導演要在非常有限的預算中去處以這個科幻題材,因此他必須用幽閉的驚悚氣氛來營造整部電影的未來調性,這也許也是某種對於未知科技的畏懼。
-6/10-
圖片來源:IMDB傳訊時代多媒體 https://goo.gl/XTR69p #讓我們住在電影裡
本文為傳訊時代多媒體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傳訊共同擁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

P.S. 這次傳訊出的藍光版本除了有《人造意識》本片之外,還額外收錄幕後花絮特輯故事緣起
、演員訪談、設計特輯、創造「艾娃」、真正的試驗等眾多未曾公開的片段喔!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