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筆記|《海洋奇緣》迪士尼再造的海島民族神話故事


正當夢工廠的熱銷系列《史瑞克》與《馴龍高手》接近尾聲,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也後繼無人時,全球動畫王國迪士尼大動作的併購威漫和星際大戰,看來無論是真人電影或動畫電影,短時間地球上可能都無人能與迪士尼匹配。

龐大的娛樂帝國,產製大量的消費性文化行銷全球,等同掌控這一代孩子的成長想像,對於青少年人格長成有重大影響,因此從很多年前迪士尼就不再侷限於西方的童話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美人魚等,迪士尼將野心擴展到全世界多元族群文化中尋找適當的故事題材,像是中國歷史故事的《花木蘭》、美洲原住民作的《風中奇緣》、西亞神話故事的《阿拉丁》等等。

迪士尼的動畫作品一方面將在地文化推向全球市場,另一方面卻也有許多文化研究人士或者是真正屬於在那個文化生活的人們,批評迪士尼用市場霸權消費各種文化,將傳統文化變成資本市場上的商品,更嚴重的可能是因為掌握詮釋權而改造原本文化的樣貌,讓下一代的孩子得要透過迪士尼去認識自己被扭曲美化過後的文化,這部取材自太平洋島嶼文化:南島語族的動畫電影《海洋奇緣Moana》也是如此。


世界剛剛形成的時候只有一片汪洋,直到海洋之母Te Fiti出現用Pounamu創造陸地,生命才因而誕生,而當人類繁衍的愈來愈多,許多具有神力的半人神都想偷取擁有強大力量的海洋之心Pounamu。有一天一個擁有魔勾且具有變形能力的半人神Maui將它偷走,整個Te Fiti開始崩塌陷落海中,他觸怒了熔岩惡魔Te Kā,Maui被Te Kā擊敗,海洋之心和魔勾也紛紛落入海中下落不明,從此所有的人類便受到了詛咒,大海變得漆黑可怕,島嶼也受到黑暗勢力的侵襲,除非有人能將海洋之心還給Te Fiti,才能破解詛咒....

Moana聽完老奶奶告訴她的傳說故事,覺得自己該去找回海洋之心,但她是部落酋長的獨生女,父親長年禁止部落人民出海,更是嚴禁Moana靠近海邊,但是島嶼上的收穫出現問題,漁獲也愈來愈少,而她對於大海的嚮往無法抑止,奶奶告訴Moana不是她選擇了海洋而是海洋選擇了她,直到奶奶離開那天,父親終於不再阻止她,她搭上了藏在山谷多年的帆船,破浪而出,眼前的冒險等待著她。
  

這部電影能看到許多精細的文化符號,但整體而言仍是屬於典型的迪士尼式公主故事,雖然找來了許多大溪地、夏威夷等玻里尼西亞的原住民參與配音製作,也有所謂文化顧問團隊,但上映之後仍然引起了紐西蘭的原住民與人類學者的反彈。

紐西蘭毛利裔鬼才導演與劇作家Taika Waititi在創作出幾部叫好又叫座的獨立作品後,很快地被好萊塢發掘,並找來執導「雷神索爾3」,而迪士尼在「海洋奇緣」製作之初也找他來撰寫劇本。熟悉島嶼文化的他,在第一版劇本中寫了莫娜有五、六個兄弟,這樣大家庭的設定不但貼近太平洋的社會現實,且更能凸顯性別的面向,結果這個劇本被迪士尼打槍,莫娜遂成為了獨生女。在另外一個版本中,主動打破航海禁忌的被寫成是莫娜的父親,但由於不符合迪士尼「公主成長」的邏輯,又被打槍,到後來其他劇作家接手完成,而Waititi直接從編劇群中被除名。
(林浩立《是尊重還是剝削?「海洋奇緣」中太平洋文化的爭議與重生》


回到電影本身,迪士尼確實再次成攻創造一部好看的兒童電影,很多人會因為這部電影,而認識這個原住民族的文化,片中的海洋特效非常美麗而璀璨,可說是迪士尼處理過最為複雜的海洋場景。

電影裡面有一些元素可以特別來提點一下,迪士尼的用心(或者別有用心),像是「海洋之心 Pounamu」就是紐西蘭毛利玉石,相信大部分台灣觀眾一眼就知道那是玉,在西方社會中,玉並不廣為人知,他們大多珍藏寶石或鑽石,而東方文化中珍貴的是琥珀、瑪瑙、水晶等物,對於「玉石」的信仰則能在原住民文化中看見,像是東海岸的豐田玉就是阿美族的飾品。

此外,還有「魟魚」,在片中奶奶死後化作魟魚,對於熱愛海洋的潛水人士來講魟魚是非常獨特的存在,他在海中就像是一個圓盤緩緩擺動身軀,像是海裡的天使一樣隨意漂浮,又因為他有劇毒且多不願接觸人類,因此能在海裡看到魟魚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真的就像幽魂一樣獨特。



最後暴雷一個電影裡我最喜歡的設定—「炎魔Te Kā的真實身分就是海洋之母Te Fiti」

這是我首次在迪士尼的電影中看到正義與邪惡其實是一體兩面的設定,直接表現出好壞的斷定並非人的本性,而是外界的理解方式而產生不同的差異,如果你對他是懼怕的,那他就是你心中的恐懼,但你對他若是理解的,他便能成為你眼裡的美麗。

過去迪士尼的兒童電影,總是黑白分明的處理反派故事,但現實世界沒有真正的壞人也沒有完美的好人,因此我覺得這是迪士尼處理兒童電影上面很大的突破,同時也展現出自然的力量。

大海養育了人類,但海水經常也會致人於死,就像很多人熱愛爬山,甚至挑戰不同的視野,但山林也經常收走人類的生命,大自然沒有善惡之分,生與死都是自然的演替,人類只須尊重並且不該從自然裏取走任何東西,要感恩且珍惜的自然賦予我們的瑰寶,這是我看見整部電影最深刻的啟示。
I am Moana of Motunui. You will board my boat and restore the heart to Te Fiti.


雖然這部電影不若《冰雪奇緣》來的獨特,也不比《動物方城市》更有創意,但迪士尼確實有它願意承擔挑戰的勇氣,明明知道每次處理這樣的異文化題材,都會被用放大鏡檢視,仍勇於挑戰《可可夜總會》或《海洋奇緣》,迪士尼之所以是迪士尼,真的不是沒有原因的。

《海洋奇緣》揉雜許多南島語族的文化符碼,讓台灣觀眾也感到非常親切,不管是紋面、海洋文化、先民的足跡等都和台灣原住民文化相當接近,台灣身為南島語族的一個地區,卻因為經濟開發及社會制度長久以來的失衡,讓我們對於文化的詮釋與話語在國際上不若紐西蘭或者夏威夷更知名,但台灣原住民文化實際上也保存的相當完善,希望這部電影能成為一個機會,讓觀眾進一步的了解族群文化的真實樣貌。

時至今日為了發展觀光產業與軟實力,文化經常會變成資本主義的商品,我們喜歡參加歌舞歡騰的豐年祭,卻為了興建飯店餐廳而將他們的田地BOT,我們表面上總是要把原住民文化發揚光大,卻不小心成了文化扭曲的幫兇,這是件重要的事情,因為文化的本質在於心。

在《腦筋急轉彎》上映時,一同播放了Pixer的動畫短片《Lava》,描寫火山島的愛情故事,獲得了許多好評,雖然和這部電影是不同團隊所製作的作品,但我覺得兩部作品有許多相連之處。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