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台北文學.閱影展開幕片:《拾字前行》+《走往森林的路》以文學之名看電影
台北文學.閱影展將於5月24日於台北光點登場,台北文學季的系列活動之一「文學.閱影展」雖然已經邁入第十年,但並不為眾人所知,他總是安安靜靜、不多張揚的在台北的角落播映,卻也是因為他的恬淡靜雅,不刻意製造話題,反而能帶來讓影癡們滿意的片單。
2019的台北文學.閱影展,題目是:「以文學之名,我們看電影」,邀請到嚴歌苓、劉克襄等文學名家舉行六場講座,並帶來《蒼蠅王》、《莒哈絲的漫長等待》、《過境情謎》、《少女小漁》以及印度名導薩亞吉雷的《大地之歌》、《大樹之歌》、《大河之歌》等等,共計17部文學電影。
開幕片《拾字前行》是一部文學作家的紀錄片,紀錄的是他們創作的心得,包含雷驤、洪愛珠、李蘋芬、吳妮民、顧玉玲、徐國能、廖鴻基、駱以軍等知名的華文創作者,這些作者創作的體材包含詩、散文、小說,有城市、自然、後現代等等不同題材的創作,而他們唯一的共通點就是-都曾經獲得台北文學獎。
台北文學獎從1998年創立至今,已經邁入第21屆,這部紀錄片正是台北文學獎二十周年的一個企劃,從舊到新,從詩到文,從各種不同的面相,紀錄那些獲得台北文學獎的作者,他們創作時的靈光一刻。
問阿婆買一小落餅,她手裡忙溫柔,仍親切待我。聊天後來。以閩南語談上幾句,言及外婆和媽媽。聊天後來,阿婆溫柔小小聲地問:「汝阿嬤勾底勒無,人有好無?」善意純粹,只是因此揭開懷舊對話底下,我最黑暗深沉的空荒。
「無底勒阿。」答。-洪愛珠《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老實說要把十多位作者放入一部片長僅65分鐘紀錄片是非常困難的,相當考驗剪輯的公里,導演許紘源自己就是一位知名的剪輯師,他曾以《乘著光影旅行-李屏賓的攝影人生》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剪輯,紀錄片的剪輯邏輯與劇情片幾乎完全迥異,不只要塞大量的文本和作者,文學風格不同、影像卻必須歸納,要讓文學作品轉化成影像,且又不失他原有的獨特精采。
這樣的紀錄片,如同《他們在島嶼寫作》一樣,緊緊依附著文學作品,透過大量的朗讀文字與簡短的獨白,企圖把文學給具現化、影像化,必然也有某種程度的補充說明或者弦外之音,但影像作品的獨立性當然遠遠不及文學作品本身,更難和其他影像作品相提並論。
而且《拾字前行》要處理的作者真的太多,有幾位作者甚至只有幾分鐘的片段,其實這樣的紀錄片是有點尷尬的,對於文學作品、作家相當了解的資深讀者會覺得電影講的太少,好像都匆促帶過,只是紀錄了一些作品沒有看過的生活趣味,甚至輕視導演的潦草。不過看的太少或甚至沒看過文學作品的讀者又會覺得陌生,不知道該從何處落腳,我想這是這樣類型的紀錄片難以擺脫的原罪,目標觀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否需照顧到為數最多的群眾?
老實說,我自己也是學文學出身,也曾嘗試過幾次台北文學獎,當然最後只是去當炮灰,但相較於一般大眾,我對於這些作者也算有些許知悉,但還是有一些不認識,從頭到尾我一直在等廖鴻基出現,但我還來不及看到駱以軍出現,就已經沉沉的睡去了,那些作者朗讀自己的作品固然舒適好聽,可惜對我而言還是失去了一點可看性,而且我不確字體那麼小,是還有沒有想讓觀眾看懂文字?
比較之下,香港電台出資拍攝的《走往森林的路》字體就大得多,而且也沒有大篇幅的依賴作者的朗讀文本,而讓被記錄的台灣自然書寫大師走劉克襄走入自然環境,能夠娓娓道出他從詩向文的心路歷程,更重要的是劉克襄的幽默感確實對影片加分不少,至少有讓我維持良好的精神看完(也可能是前面補眠夠了)。
劉克襄,1957年生於台中烏日,本名劉資愧,就讀於文化大學新聞系時還曾以本名出過一本詩集,他說:「我不會寫作文,所以寫詩。」。曾擔任《台灣日報》、、《中國時報》等副刊編輯,從事自然觀察、書寫、生態解說十餘年,擅長賞鳥而有「鳥人」的稱號,他出版散文、小說、繪本等二十餘本著作,近年朝電視圈發展,還以《浩克慢遊》獲得第52屆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他在2017年出任中央社董事長至今,工作之餘仍創作不輟。
劉克襄於2012年受邀為香港嶺南大學駐校作家,旅居香港期間不改生態踏查的習慣,走遍香港的各大郊野公園與自然步道,並於當地報刊開設專欄連載作品,後集結成《四分之三的香港》廣受香港讀者喜愛,被譽為「比香港人更了解香港」的作者,而後又出版了一本講述嶺南大學與貓相遇的散文《虎地貓》獲第十屆香港書獎及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香港電台的紀實節目編導於是開始拍攝劉克襄的專題紀錄片,導演李婉貞出色的捕捉到劉在香港的足跡,以及他從台灣到香港,在回到台灣都沒有改變的初心,我認為這部《走往森林的路》,是自然文學名家劉克襄一甲子歲月的良好註腳。
遼闊包含了幸福
如此遙望時
在團體間
我們傳遞著
白色的溫煦
在團體間
我們傳遞著
白色的溫煦
以及,摩挲著
一些
黑色的孤獨
一些
黑色的孤獨
我們是北方的森林
在南方的海岸棲息
在南方的海岸棲息
-劉克襄《黑面琵鷺》
以文學的角度去看,也許仍覺得遜色,不過若是站在影像的角度去看,紀錄片的畫面明亮美麗,配樂也相當動人,特別是紀錄片梳理出劉克襄的寫作脈絡,肯定是對於他們的文字必有深入的研究,雖然受限於篇幅,仍有許多力有未逮的細節,但和《拾字前行》用一小時要講十多位作者相較,《走往森林的路》以50分鐘專注講一位作者已經好很多了,《他們在島嶼寫作》可是以完整一部片的預算和時間去處理每一位作者,都還是被許多文學研究者與創作者酸太過粗淺。
總體來說《拾字前行》、《走往森林的路》這兩部影像作品都只適合在電視上撥出,之所以放到台北文學.閱影展的開幕片,真的與影像內容好壞無干。這像是為文本錦上添花,在文學與人漸行漸遠的時代,嘗試以影像的方式去接近文學,去探看文字的另一種可能,不過這種可能能否成立,也許需要觀眾對於文字本身的敏銳度,紀錄片提供了創作者在創作與思考的過程,導演也將自己的閱讀觀點提供給觀眾。
本屆策展人楊元玲說:「文學電影不只是單純的原著改編搬演,不只是電影作者的跨界創作,而是綜合兼有的、更加豐富遼闊的視覺文本。」而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曾說:「如果你沒有看過薩雅吉雷的電影,就如同活在這世上卻從未見過太陽與月亮。」
2019 臺北文學季將以「文學街巷的說書人」講座與走讀、「耳朵帶路:街道尋聲」特展、「移動臺北,城區說書──市圖好書展」、「文學.閱影展──薩雅吉雷」等多個活動進行,其中「台北文學.閱影展」將於5/24~6/6於台北光點電影院舉行,目前已經開始售票,熱愛電影的你與熱愛文學的你,可要把握機會了。
以文學的角度去看,也許仍覺得遜色,不過若是站在影像的角度去看,紀錄片的畫面明亮美麗,配樂也相當動人,特別是紀錄片梳理出劉克襄的寫作脈絡,肯定是對於他們的文字必有深入的研究,雖然受限於篇幅,仍有許多力有未逮的細節,但和《拾字前行》用一小時要講十多位作者相較,《走往森林的路》以50分鐘專注講一位作者已經好很多了,《他們在島嶼寫作》可是以完整一部片的預算和時間去處理每一位作者,都還是被許多文學研究者與創作者酸太過粗淺。
總體來說《拾字前行》、《走往森林的路》這兩部影像作品都只適合在電視上撥出,之所以放到台北文學.閱影展的開幕片,真的與影像內容好壞無干。這像是為文本錦上添花,在文學與人漸行漸遠的時代,嘗試以影像的方式去接近文學,去探看文字的另一種可能,不過這種可能能否成立,也許需要觀眾對於文字本身的敏銳度,紀錄片提供了創作者在創作與思考的過程,導演也將自己的閱讀觀點提供給觀眾。
本屆策展人楊元玲說:「文學電影不只是單純的原著改編搬演,不只是電影作者的跨界創作,而是綜合兼有的、更加豐富遼闊的視覺文本。」而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曾說:「如果你沒有看過薩雅吉雷的電影,就如同活在這世上卻從未見過太陽與月亮。」
2019 臺北文學季將以「文學街巷的說書人」講座與走讀、「耳朵帶路:街道尋聲」特展、「移動臺北,城區說書──市圖好書展」、「文學.閱影展──薩雅吉雷」等多個活動進行,其中「台北文學.閱影展」將於5/24~6/6於台北光點電影院舉行,目前已經開始售票,熱愛電影的你與熱愛文學的你,可要把握機會了。
本文為yamMovie電影特區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yamMovie電影特區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
留言
張貼留言
你也喜歡這部電影嗎?
歡迎跟我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