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敵The Aftermath 》明明彼此相愛,為什麼瑞秋不跟魯伯特走?|電影中英、美、德之間的政治角力


《情.敵 The Aftermath》改編自Rhidian Brook出版於2013的同名小說。電影由綺拉奈特莉、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傑森克拉克主演,雷利史考特監製,導演詹姆斯肯特執導。這部電影的票房可說是奇差無比,全台票房不到100萬,搞不好是綺拉主演的電影票房最低的一次。老實說這部片拍的不差,勇敢一點說,我認為這部電影拍得很好。

這部電影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看,一個是背景,是戰後德國,另一部分是情節,是三角戀的互相猜疑,二戰電影被翻拍不下百次,但將戰後的故事拍成愛情片的電影並不多見。情節上,三角戀的人物及情節設計的相當精采,瑞秋與魯伯特兩人由恨生愛的矛盾,同病相憐而互相安慰,是部出色的出軌電影。

不過,背景更加很重要的,因為這個三角戀的背景發生在戰後德國,因此這段你愛我、我愛他的愛情難關,遠遠不只是愛情那麼簡單,而交雜了國族、戰爭與歷史,回到角色本身,讓我們看看這三位人物的愛情與戰爭的關係。

 「他們未必會顯露仇恨,但恨意仍在心裡。」

瑞秋,一個英國軍官的妻子,戰爭以前的她只嚮往一個安穩幸福的簡單生活,但她的丈夫被派往前線,丈夫離開身邊是她第一次的難過;瑞秋在倫敦與兒子相依為命,兒子卻死於倫敦大轟炸,而她卻倖存下來,這是她第二次的自責;戰後好不容易與丈夫聚首,但丈夫卻成了另外一個人,不再像以前那樣疼愛她,丈夫從來沒有談兒子的死,也絲毫沒有安慰過她一句話,這是她第三次的挫折,但是瑞秋哪裡做錯了?

路易斯,一位優秀的英國軍官,他在前線屢獲戰功,倫敦卻傳來兒子的死訊,他當然很想回去,但戰事膠著,他得要帶領軍隊打贏戰爭,這是他第一次身不由己;戰場無情,不是殺了敵人,就是被敵人殺死,他曾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戰爭卻逼迫他必須殺人,逼迫他狡詐,逼迫他雙手沾滿鮮血,他經常會懷疑自己,跟炸死兒子的德軍有什麼兩樣,這是他第二次的身不由己;戰爭結束,他代表戰勝國扛起重建德國秩序的責任,雖然同情德國百姓,但為了防止納粹餘黨,必須懷疑每個平民都是敵人,又必須證明英國人與德國人可以盡釋前嫌、握手言和,因此他收容了德國人,他雖然也痛苦、仇恨,但他不能活在戰爭的痛苦中,這是他第三次的無能為力,但是路易斯錯了嗎?

魯伯特,一個飽讀詩書的德國建築設計師,因為不願意參與戰爭而被妻子視為懦夫,愛情輸給了戰爭時期的國族情感,這是他第一次的失敗;然後妻子死於戰爭的大轟炸,他沒有辦法保護她,這是他第二次的失敗;戰後他的房子被徵收,他跟英國軍官低聲下氣,只希望能跟女兒擠在屋子的閣樓苟活,就連女兒也覺得他不配當一個父親,這是魯伯特的三次失敗,但他做錯了什麼?


沒有,他們都沒有做錯,只是他們生在一個戰亂的時代,戰爭沒有贏家,也許有少部分人從中獲利,但大部分人都輸給了戰爭,都輸給了人性的殘忍,這三個人只是一個縮影,他們分別代表英國平民、軍人、德國的倖存者三種角色,光是要把任何其中一個角色的處境講得完整其實已經不容易,但這部電影卻能夠把戰爭中不同人的內心得矛盾與傷痕講得盡可能完整。我很推崇的小說家吳明益曾說:
『人類不完全理解戰爭為何反覆出現,也許是因為沒有真正面對戰爭中每個人的創傷。太多歷史與小說記載戰役勝敗,卻缺乏仔細記錄每個士兵的反應,這是我們這代小說家的責任。』

這篇文章的問題「為什麼瑞秋明明愛著魯伯特,最後不跟魯伯特走,而是選擇回到路易斯的身邊?」這個看似小情小愛的個人選擇題,其實能夠以更宏觀歷史的角度來做解釋,他們三者代表著各自的國家,電影用三人各自的戰後創傷來,去訴盡戰後至今國際間的複雜情勢。

想像一下,假如,瑞秋代表的是英國,英國是全世界最早擁有所謂民主的國家,早在1707年就有國會體制,1721年以代議制選出首相,雖然當時的議院和內閣多仍由貴族把持,但無可否認民主體制與自由市場,確實幫助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統領世界多數殖民地。

魯伯特代表的德國呢?在一戰結束以後,德意志帝國覆滅,他們接受了當下的民主潮流,進入共和體制,但民主並非只是政體改變這麼簡單,當時他們以民選的方式選出希特勒,他後來卻成了比帝制更為威權的領袖,間接引發了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這要怪罪給民主?還是人民?


你會說,那路易斯呢?路易斯不也是英國軍官嗎?
但回到二戰歷史,英法兩國其實是節節敗退,差一點點就宣告投降,最後奇蹟似的因為日本轟炸珍珠港,意外打破美國孤立主義,才扭轉整個戰局。路易斯在電影裡所代表的,正是以美國為首的戰勝國來接收柏林。美國獨立以後,開始將從英國學來的民主發揚光大,至今仍在對外宣揚民主的美好,從一戰到二戰,許多帝國解體,取而代之的是民族國家獨立。

二戰以後冷戰開始,冷戰是蘇聯與美國的對抗,也是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民主與極權的對抗。電影最後,魯伯特說他要逃往俄羅斯去,還找了瑞秋一起去,因為當時柏林由美、蘇兩大強權共同管理,因此選擇權不在魯伯特手中,而在於瑞秋手裡。
起先最痛恨戰後德國的當然是傷痕累累的英國,但戰後的英國同時也了解到美國能棄自己不顧,瑞秋(英國)會懷疑路易斯(美國)不是沒有原因,因為在最需要對方的時候,對方卻只顧自己的事情,二戰早讓兩人(兩國)貌合神離。

雖然美國也有參戰,但比起其他國家美國並沒有因為戰爭嚴重受損,反而因為軍火賺取了豐厚的資本,也就是路易斯的升官發財,在電影裡面有一段戲,是戰勝方的軍人胡亂彈奏戰敗方德國人的鋼琴,瑞秋發現這樣不妥,非常不妥。她希望在兩者間取得平衡,但現實逼迫她做出選擇,不管如何都必須得拋棄其中一邊,一邊是前往未知的新生活(蘇俄),而另一邊是背叛曾愛過自己的丈夫(美國)。
現實層面英國當然需要美國的資金、軍火、法律和制度,但在文化面上,她仍然認同魯伯特的學識與素樣,舉例來說,雖然美國很強,但去到法國、義大利等地方會發現,美國人仍不被認可甚至輕視。所以為什麼瑞秋最後不能跟著魯伯特走了,這既是作者循著國際角力現實的安排,也是歐洲夾在兩大強權中唯一的辦法。

不過,說老實話,路易斯(美國)真的滿可憐的,雖然很強很善良,卻終究沒有人愛他。

這部作品的英文名稱「The Aftermath」意思是「後果」,
這個後果指涉許多不同意思,是路易斯選擇讓魯伯特留在屋子裡的後果,但瑞秋選擇出軌的後果,路易斯戰時沒有回去倫敦的後果,或者是瑞秋選擇回到路易斯身邊的後果,這些大國政治角力選擇的後果,至今仍深深影響現今的國際情勢。

-8/10-

當然,以上你都可以覺得我在唬爛,自己腦補太多,但一個故事本來就能有不同詮釋的方式,如果你願意以這樣的方式,重新去看「魯伯特-瑞秋-路易斯」三人、三個國家之間的互動,你會發現很多細節變得非常有趣,愛情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