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筆記|黑澤明經典日本電影《七武士》身而為人該有的樣子

黑澤明經典日本電影《七武士》在講什麼?

在一個窮鄉僻壤的農村,每年都有山賊的侵擾,又必須繳交給官府的賦稅,每個農民都苦不堪言。為了生存下去,村長決定派人去找武士來保衛村莊,但他們完全沒有錢,只能供給住宿和三餐,而且他們是農民,是封建時代裡卑微的存在,一般的武士是連看都不會看他們一眼。

幾個年輕的男人下山,帶了一甕米到鎮上去,待了好幾天都沒有收穫,眼看麥子成熟的日子就要到了,等到麥子成熟,山賊很快就會掠奪村莊,他們卻反覆被許多武士拒絕、羞辱只能彼此乾瞪眼,卻也無可奈何。

直到有一天他們看見一個浪人解救了一個孩子,再次鼓起勇氣上前說明了村子的情況,並且把那一甕米拿出來煮給浪人吃,除了浪人以外,其他人都只吃稗子。浪人知道了之後便答應幫助他們,但他說這一個任務,至少需要七位武士才有把握,有了一位武士以後,其他浪人雖然不再像之前鄙視他們,不過大多武士也不願意為了一個貧困農村賭上性命。

幸好這些村子裡的年輕人鍥而不捨的四處打聽尋覓,最後終於湊齊了五位武士、一個年少的學徒和一位來路不明的地痞,一行人便急忙趕回村子,武士們著手動工村子的防禦建築,訓練村內的男人削竹為槍,準備迎戰山賊的來襲。

七武士是誰?各自有什麼含義?



這七位武士分別是領導眾人的島田勘兵衛、武功高強的久藏、樂天砍柴的林田平八、島田年輕時的弟兄七郎次、幽默風趣的片山五郎兵衛,追隨眾人的岡本勝四郎,以及希望成為武士的菊千代。

他們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性格,都具有典型的人物特色,大氣、謙虛、樂觀、武藝、忠誠、智慧、好學,每一個都是人們口中對於武士精神或者社會價值的優良典範。

唯獨除了菊千代以外,他沒有人們對於武士期待的那些人格特質,其實他也不是菊千代,這個名字只是他從不知道哪裡來的家譜上看見的名字,他只是一介平民,憨直而且有話直說,他渴望成為一個被看得起的武士,但光是靠著打架殺人、立下戰積無法得到大家的尊重,因為一個武士之所以是武士,還需要很多內在的修養與高尚的品格。

有趣的是,七武士中最不像武士的菊千代,卻幫了村子很大的忙,例如他們到村子的第一天,村民都躲起來不敢出來,是他隨意搗亂才讓村民走出家門,雖然被認為調皮輕浮,實際上他突破了人們的防衛心與武裝,他看穿了人虛偽的外在行為,不管農民也好武士也罷,每個人不過都是裝模作樣,那他又為什麼不能裝作武士呢?

日本影視最重要的電影《七武士》


1954年,黑澤明44歲的時候,做出了這一部生涯代表作,在那個日本仍陷於戰敗陰霾中的年代,世界處於冷戰之中,許多國家的電影審查嚴苛,日本電影卻反而發展出自己的風格和語言,小津安二郎、溝口健二等許多導演都在這時候名揚國際。

這一部《七武士》更被選為日本影時十大好片的榜首,對後世電影創作者的影響無遠弗屆,建構了日本當代影像的極致的精準與細膩雕琢的風格,這部電影片長長達三個半小時,鏡頭意象和歐洲的新浪潮電影互文,卻有截然不同的情操。

黑澤明不以藝術電影為拍攝目的,他仍用大眾習慣的線性敘事手法,人物關係與故事很簡單,但是卻能從簡單的劇情中,呈現出許多人性不同面向的問題,例如農民的虛假狡猾和武士虛偽自大,男人的屈辱與女人的節操等等。

其中最廣為討論的,是電影最後那些農民對於幫助村子的武士毫無感謝之意的畫面,再再顯示出黑澤明眼中,這個由「人」所構成的世界有多麽真實卻難堪。

電影無須批判也無須指責,只是冷冷地讓故事走動,沒有寄託溫暖敦厚的情感,只是有頭有尾純粹的把故事說完,輕描淡寫的就讓我們世界現況的荒謬與人對自身存有的價值,死亡是可輕可重的,付出不為回報,但又是為了什麼呢?

這部電影中,在畫面上有大量的人群走動,以動靜為對比剪接,有風有雨有死亡有戰爭,戰鬥場面一滴血也沒有,這也影響了1970年代的華語武俠片風格,直到現今的《聶隱娘》中,打鬥戲也是輕描淡寫、按步就班、深思熟慮。

此外,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也說,《星際大戰》是受了黑澤明《七武士》的啟發。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也表示,自己常常會以這部片檢視電影的初衷,七武士的影響正日漸在電影界發酵,但當這些舊時的大眾電影被現今的文藝青年所反覆推崇與在創造時不免也多多少少的改變了電影的本質與導演的原意。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