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筆記|《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是他教會了我什麼是愛情

很多年以後,忽又想起那個炎熱的下午,我和你躲在學校的儲藏室裡,身上的制服被彼此的汗水浸濕,我們躲藏在只有彼此的星球上,整個世界彷彿都快要窒息,一點風也沒有,短促的呼吸是那個宇宙裡唯一的聲響。後來我才知道,那時候不發一語的我們,還沒有學會悲傷或快樂以外的詞彙,卻早已訴盡心底所有的秘密,如此赤裸、晶瑩剔透,幾乎知道愛是什麼了。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2020年的台灣破億票房電影,由柳廣輝執導,瞿友寧擔任監製及編劇,改編自兩人高中時期的真實經驗。時間是在解嚴之後的1988年,地點是一所天主教私立學校,兩個男孩從相遇、相識、相熟,相愛卻也互相傷害的故事。

高二下學期,兩個男孩在游泳池相遇,他們很快成為了密不可分的摯友,趁著謁陵一起到台北旅遊、交換彼此未來的夢想,分享自己喜愛的電影、音樂、機車,還有各式各樣青春的煩惱,把17歲時所知道的、關於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告訴了彼此。

突然有一天,其中一個男孩喜歡上了另一個女生,男孩開始單獨跟女孩出去,跟女孩分享夢想、音樂,當然還有自己僅有的青春歲月,兩個男孩之間有了第三者,失去了獨處的時間,也漸漸變得聚少離多。

請幫我留言給070-158-178,說阿漢找他,拜託他,回我。

剩下的那個男孩突然覺得自己像是別人一樣,他失去了原本總是注視著他的清澈目光,失去了那些曾經只屬於他的笑容、屬於他的夜晚、屬於他的勇氣和瘋狂,男孩開始忌妒那個女生,也被寂寞與孤獨壓得喘不過氣。

男孩叫做阿漢,也是每一個可以為愛奮不顧身的我們,好想用盡所有力氣,大聲地向這個世界呼喊愛情,對他來說,愛是在乎、是佔有、也是慾望。我們都和他一樣,可以不顧一切的去愛,愛得勇敢、愛得直接,更迫切的渴望獲得對方的回應,就算早已知道,最後的結局不會如自己所願,也會把握當下,讓自己無悔一生。



另一個男孩叫做Birdy,遇到阿漢的那個夏天他好開心,那是他轉到新學校以後,第一個好朋友,無論自己去哪,阿漢總會陪著他。他想著,終於在這世界遇見了一個人在乎自己的人了,終於有一個他可以自由自在、無須偽裝的地方。隨著兩個人愈來愈好,他發現倆人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幾乎就快要消失不見。

Birdy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拖累了眼前這個乖巧美麗的男孩,Birdy沒有信仰、討厭威權,也不在乎自己的成績、師長的目光,面對世界,他早已經傷痕累累,他可以承受自己被毒打、被排擠、被霸凌甚至被退學,但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阿漢身上的話,他絕對無法原諒自己,他不要讓阿漢跟他一起受傷。

張家漢,你來幹嘛!?

阿漢出身在一個虔誠友愛的好家庭,原本成績不錯,在學校人緣很好,也不太犯錯,但是自從兩人成為朋友之後,他卻替阿漢惹了不少麻煩,跟家人吵架、跟朋友疏遠、成績退步、也開始懷疑上帝。他突然意識到,兩人的相遇,對他來說是幸運,但對阿漢而言會不會根本就是不幸。

於是,Birdy開始刻意的避而不見,故意疏遠,他心想「壞人就由我來當吧」,最好你恨透了我,讓我自己去地獄就好,你可以回去你的天堂,繼續飛翔。但是當他意識到時候,一切早已來不及回頭了,因為感情從來都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一切愈來愈失控,就連自己也搖搖欲墜、幾乎承受不住。

世界上的愛情電影應該有超過一億部,但卻仍是大受歡迎的題材,正如同我看了十幾遍《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每一次都還是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愛」實在有太多不同的面相,是佔有、慾望、陪伴,是寵溺、在乎、浪漫,抑或都不是?一個人碰上了另一個人,卻有無限種可能,每一段愛情故事裡面總是有無數的問題,但卻永遠沒有人能給出標準答案。

愛是佔有嗎?佔有不是愛嗎?

曾經我以為世界是繞著我們旋轉的,怎麼我突然像是別人。

從學妹出現以後,阿漢對Birdy的感情開始有點不同了,他警告Birdy「不要跟學妹走太近」,才不是因為怕學校會怎樣,而是他自己想要把Birdy留在身邊,想要獨佔他的感情。他開始吃醋、忌妒學妹,而且毫不掩飾的表現給Birdy看,阿漢為了愛,把自己的所有交給了對方,也希望對方把所有都留給他。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子去愛的,愛情或許跟忠誠有關,但愛一個人就一定要綁住對方,佔據對方的所有時間嗎?愛真的是專屬於誰的嗎?還是只要「你給我的,跟你給別人的不一樣」其實就夠了呢?

身邊有一些愛侶,總是習慣形影不離,無時無刻報備彼此的行程,追蹤對方的行蹤,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情人,可以接受開放性關係、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容忍自己成為第三者,或包容另一半的多情曖昧,我相信,他們的愛也同樣真切。

常聽人說「愛是不求回報」,但現實中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就算親情、友情,每一種不同的感情都有佔有欲,因此「見色忘友」、「情緒勒索」才會層出不窮,在我青春年少時,也好幾次因為好友有了另一半,就感覺到被背叛、被落單。

後來我才明白,如果愛他是真的希望他快樂,又何必非得佔有他。愛不一定是佔有,同樣的,就算渴望佔有對方,也不見得一定是愛吧。


愛是慾望嗎?慾望不是愛嗎?

Father,你難道都沒有慾望嗎?

作為保護級的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在片中展演「夢遺」,是很好的性教育。「青春期的男孩子都很色」,電影中阿漢有很多次對於「性」的摸索,在墓園裡跟女孩、在公園裡跟老頭、在浴室裡跟Birdy。事實上,光是將這三場戲放在一起看,仔細端詳,就已經非常有趣了。

比起讓大腦決定自己喜歡誰,有時候身體的反應反而更直接,但春夢的性幻想對象,未必就一定是自己所愛的人,如果說身體有感覺的部分是「性」,那心理有感覺的話,才是「愛」。有些人說「性」與「愛」密不可分,但也有人認為「性」跟「愛」本質上是完全無關的兩件事。

「性」是人類繁衍的方式,「愛」則確保這樣的繁衍不是毫無意義。阿漢對於Birdy的身體是如此好奇又著迷,他會偷偷親吻、輕輕觸碰。而Birdy唯一一次認真的抱住阿漢,則是為了別讓他跳進海裡—他總是想要保護阿漢,無論是半夜翻牆被舍監抓到、因為性向在走廊上被大巴追打、父親跑來學校痛毆,甚至是浴室裡的第一場戲,他保護瘦瘦的同時,也是保護阿漢不用承受打人的罪惡感、被大巴排擠等壓力。


我談的不是身體的靠近,而是要他心理能夠真正接受我。

不過,阿漢要的真的不是身體的靠近嗎?那麼最後他又為什麼要趁著Birdy受傷時,幫他「服務」呢?有人跟我說,Birdy一定早就喜歡阿漢,「不然他在浴室的時候怎麼會有感覺?」但我並不同意,就算身體有感覺,未必心裡就是喜歡啊,難道我們會愛上A片裡面的演員嗎?

而且,同一場戲,也有人認為,阿漢對於Birdy的行為,已不是「太直接的人」,根本與公園的變態老伯沒有什麼兩樣,甚至更加過分,在Birdy明明再三的表示拒絕、也多次把對方推開的狀態下,他仍依然故我的強迫玩弄對方車禍受傷,而難以反抗的身體,根本就是性暴力。沒有人的性啟蒙,該被如此對待吧。

不過,這個觀點我也不盡同意,原因是Birdy最後以吻回應,還給說了三次對不起。有些情慾確實在他們之間流動著,他們兩人互相拉扯,以為用力一點就能將其扯破,卻反而把對方拉得更靠近。阿漢在這場戲裡面,從起先「我有叫你賠嗎」的憤怒轉為疑惑,再到「轉過來」的興奮,他一直在期待Birdy需要自己的一天,他或許是太想要幫忙,而忽略了對方的意願,想要主動直視Birdy保護色背後的真實需求。

而Birdy則更加複雜,他從摔車的愧疚「走開啦」,轉為「你幹嘛啦」的不解與害怕、壓抑慾望、憤怒、克制、解放,但很快的愧疚感再次湧現,中間這些層次的情緒轉折完全沒有對白,曾敬驊只能透過眼神、表情與呼吸來詮釋,他的表演令人屏氣凝神、全神貫注直到最後的「對不起」。「對不起」摔壞了你的車;「對不起」讓你認識了我;「對不起」我也對你有感覺;「對不起」我交了女朋友;「對不起」我沒有辦法跟你在一起;「對不起」這個世界很現實;「對不起」我太過膽小;「對不起」我還是想跟你當朋友;「對不起」害你如此難過;「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愛是在乎嗎?在乎不是愛嗎?

「如果他不願意,就不要勉強別人。」
「不可能!我感受的到他也很在乎我!」

在乎不見得是愛。」神父這樣告訴阿漢。

愛一個人當然會在乎對方,但在乎一個人未必就是愛。電影中阿漢的朋友大巴很在乎阿漢,在乎他交什麼朋友、在乎他會不會被別人欺負;媽媽也很在乎阿漢,在乎他開不開心、學業有什麼困難;神父也在乎阿漢,在乎他的煩惱,在乎他的信仰是否堅定,我們會在乎朋友、在乎家人、在乎身旁的人,這之間都存在一些的情感,但那與愛情幾乎無關。

阿漢當然也知道,所以他沒有回答,因為他真的不確定,Birdy的在乎是哪一種。Birdy明明知道晚安的意思,卻帶他偷氣球送給班班;Birdy明明知道他的心意,卻還叫他去交女朋友;Birdy明明已經吻了他,卻只說對不起。這些行為難道還不夠清楚嗎?但阿漢就是不甘心,他想要把話說清楚,就算被拒絕、被噁心、被排擠、被霸凌,他也想要大聲喊出愛情,然而,Birdy卻一直不斷的阻止他。


如果你覺得咖仔很噁心的話,你當著我的面告訴我啊!

Birdy當然沒有說出口,因為他也在乎著阿漢,他真的不想失去這個朋友,也不想要成為讓阿漢受傷的人,他更不願看到,阿漢因為愛他而與這整個世界為敵,他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回應阿漢的情感,但也已經把能給阿漢的一切都給他了,「在這個世界有一點希望,有一點失望,我時常這麼想」。

很多人看完電影最想問的問題是「為什麼Birdy最後要去阿漢他家,逼阿漢攤牌卻又阻止他說出口?」,仔細回想,Birdy衝出訓導處的時候,他哭著問阿漢:「為什麼!為什麼!你可不可以不要再管我了!」他要阿漢別再理他了,因為聯考要到了,阿漢應該要好好讀書,他叫阿漢回家,要讓他想想家人,讓他虔誠的父母管教一下,他說「你可不可以不要再煩我了」其實是說「我不會再煩你了」,他已經處在退學邊緣,可能也沒有學校可以唸,他不想再拖累阿漢,他以為阿漢會因此放棄,想不到張家漢對於愛的勇氣超乎了他的想像,早已失控的一切終於崩解。


愛是陪伴嗎?陪伴不是愛嗎?

張家漢,你到底要去哪裡啊?

Birdy從阿漢家裡離開之後,就一路跟著他,從台中跟到高雄到澎湖再到吉貝,跟了三天三夜,陪他走到天涯海角也不忍心離開,難道這還不是愛嗎?愛,不就是可以瘋狂的時候一起瘋狂,孤獨的時候默默守護在一旁嗎?

至此,阿漢或許終於明白,Birdy早就已經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他。愛,不一定非得要大聲呼喊,不一定要跟別人證明什麼;愛,不一定要犧牲自我、霸佔對方;愛不一定都都像是史詩電影,轟轟烈烈、挑戰世界;愛,可能就只是當你回頭的時候,會發現對方仍站在你身後,當你想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會有人用盡全力緊緊的抱住你,那已經是愛了。

我就想去一個沒有你的地方不行嗎?

「沒有用的,你哪裡也不了。」這句台詞來得突兀,卻是Birdy當著阿漢的面,講的最後一句話。無論你走到哪裡,我都會跟著你,我已經深深的刻在了你的心底,在我們往後的生命裡面,你必然要帶著我給你的愛一起成長,而我也會帶著有你的記憶,繼續往前,在往後經歷的每一段戀情裡面,都會有我們相愛過的痕跡,我們交給了彼此,這一生的愛情。


什麼是愛?愛不是什麼?

除了阿漢與Birdy,電影裡的每一個人都在訴說某種愛情的模樣。當媽媽跟阿漢說:「久了就愛了」,對照出,班班跟Birdy完成了「繁衍」的任務之後,卻選擇離婚「久了也不愛了」,結婚生子是愛嗎?或者其實根本與愛無關。

當班班跟Birdy說,「跟你在一起的時候,太像在演瓊瑤電影了,很不真實。」其實也代表Birdy也跟阿漢一樣,愛得不切實際,愛得讓人喘不過氣,因為Birdy也不知道要怎麼樣去愛人,他這一生只被張家漢一個人愛過而已,其他關於愛情的一切,都來自於書籍、電影、音樂。浪漫是愛嗎?或只是滿足自我的虛榮而已。

當阿漢對著神父說,「因為你沒像我一樣愛過一人,所以你根本不會懂。」說明了愛情無法透過電影、文學、理論去分析或學習,唯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得愛。

愛可以放手讓他自由,也可以緊緊擁抱對方;愛經常要設身處地的為他著想,有時候也要很自私的去索求;愛必須準備好承擔寂寞和痛苦,卻也總是能帶給人們幸福和快樂;愛是陪伴、是繁衍、是互道晚安、是「再陪你走一段」,愛,也不是如此。


看著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我一直都還記得當時。當時跟你買了一樣的手機,穿著相同的球鞋,每天早上在早餐店等著彼此一起去上課、放學時踩著對方的影子回家,當時的我們交換了彼此的耳朵、眼睛、嘴巴,交換了當下的小煩惱還有未來的大夢想。一直到很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那種無以名狀的情緒,被社會大眾稱之為愛情,原來愛情,早已跟著你一起出現,放到了我的心底。回想起來,我的審美觀、世界觀、價值觀,我所喜愛的所有人事物,一直都與你有關。

導演柳廣輝坦言,在現實世界裡,他並沒有與當年的那個Birdy重逢,30年後的晚年相遇,是他們替電影角色虛構的美好結局。或許也是他一直希望看到的結局,「你不覺得在電影裡面,比人生好玩很多嗎?」透過這部電影,與青春和解了。

如果哪天,我有機會再與他相遇的話,我想說「謝謝你」及「對不起」,我想告訴他,曾經是阿漢的我,後來也當過別人的Birdy,才明白原來他當時的用意和顧慮,「謝謝你陪我經歷了那些疼痛,跟著我一起結痂,讓我能拼湊出愛的模樣。」


很多人說,青春期的愛最單純,因為那時我們對愛一無所知.把一切無以名狀的情感與愛混淆,也才能夠愛得毫無雜念,清澈如同他的雙眼。對我來說,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個人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而我們也告訴了他,愛不是什麼。最後,親愛的他或許沒辦法跟我們一起走下去,但我們每個人都帶著他所給予的愛情,繼續長大,漸漸長出了屬於自己的宇宙,我們的愛情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心底的那個人有關。

就像這部電影一樣,或許有人覺得他的剪接很破碎,我卻覺得,這才是真實的回憶吧。當我們想起自己的愛情故事時,不會真的把每一個和他共度的日子都記住,但那些閃閃發亮的時刻卻怎麼也忘不了,在每一段往事裡面,我們都會記得最美好、最重要的那些片刻,也是那些片刻的閃爍訴盡了我們往後的餘生。



留言

  1. 開頭的文字很有畫面感,整個文章充滿詩意
    用反覆對照的問句,一步一步叩問愛情的本質,將整部電影抽絲剝繭,跳脫以人物、以劇情、以技術為主軸的傳統影評論述,反而更直指影片的核心概念-「愛情」的本質,那刻骨銘心的初戀及義無反顧的青春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迷鹿的鼓勵 <3
      當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也覺得自己被看穿了

      刪除

張貼留言

你也喜歡這部電影嗎?
歡迎跟我分享你的看法

熱門文章